模塊化UPS和集中式UPS有哪些差異
發布時間 : 2019-06-20
模塊化UPS:
在過去,潛在優勢是其高效性。當一套UPS系統在接近其最大額定性能運行時,它的效率最高。隨著負載水平的下降,效率也在下降。從表面上看好像沒什么大的損失,但是如果你更多地關注一下能源浪費和能源成本問題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方面的損失在逐漸上漲,你會開始重點考慮這一問題。
可以并愿意被重新配置,因為這樣可以使其更接近標準性能。傳統的大型UPS系統配置偏高,目的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性能增長需求,因此它們經常都會在額定性能以下運行許多年的時間,甚至永遠是這樣。然而,性能冗余也就意味著降低效率。在“N+1”模塊化系統中,通過仔細的能耗管理,可以將這種現象降到最低限度。
然而,如果要進行“2N”冗余配置,不論哪種類型,都需要對能耗進行管理,保證負載系統的性能不會低于其額定性能的50%。否則,如果負載配置系統出故障的話,該系統就會超負荷運轉。這樣做的結果是,每套在“2N”模式下運行的UPS系統都不會超過其最高容量。
近些年來,企業已經趨向于選用更小的模塊來構建更大規模。而大家都知道,在工程領域優缺點總是共存的。這種模塊化設計的優點是可以按照業務需求來提高系統性能并降低維護成本。這些模塊是支持熱切換的,用戶可以將其返還給廠家進行更換或維修。一般來講,會適當的增加一個模塊來提升自己的性能,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提供額定的性能,在盡可能比特大型系統少花錢的基礎上使其天生具有“N+1”冗余的性能。
集中式UPS:
集中式支持架構包含一套或兩套大型UPS,裝設位置在服務器機房周邊、整排服務器的端點或是鄰近服務器的一處獨立地點。集中式UPS就像是圍繞著組織整體網絡的巨大電源保護網。集中式UPS通常是聯機運作的雙轉換架構,可提供較高穩定度的功率曲線,并能消除大多數的電力中斷。
對大公司而言,一般小型分布式UPS單相電源保護裝置很難滿足其自身需求。集中式UPS的設計以高密度服務器硬件的需求為出發點,由于這些硬件通常使用三相電源,其UPS當然也是越堅固耐用越好,以便這類UPS同時對單相及三相負載提供保護。
為了增加分布式備份架構的容量,數據支持人員必須為每個服務器機架人工增設額外的UPS,這在大型企業內會是極為繁瑣且無效率的作業。除了會減少可供服務器硬件使用的寶貴機架空間外,這種架構也使得數據技術人員需要監控及維修的設備倍增。而集中式UPS建立冗余容量僅為單一步驟程序,可大幅節約作業的時耗。
所謂"集中式",就是用一臺較大功率的UPS負載所有設備,如果設備之間距離較遠,還需要單獨鋪設電線,大型數據中心、控制中心常采用這種方式,雖然便于管理,但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