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精密空調系統的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 : 2019-08-19
(1)計算機設備熱負荷:
Q1=860*P*η1*η2*η3 (Kcal/h)
Q1:計算機設備熱負荷
P:機房內各種設備總功耗
η1:同時使用系數
η2:利用系數
η3:負荷工作均勻系數通常,η1、η2、η3 取0.6—0.8之間,本設計考慮容量變化要求較小,取值為0.6。
(2)照明設備熱負荷:
Q2=C*P (Kcal/h)
P:照明設備標定輸出功率
C:每輸出1W放熱量Kcal/hw(白熾燈0.86口光燈1)根據國家標準《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要求,機房照度應大于2001x,其功耗大約為20W/M2以后的計算中,照明功耗將以20 W/M2為依據計算。
(3)人體熱負荷
Q3=P*N (Kcal/h)
N:機房常有人員數量
P:人體發熱量,輕體力工作人員熱負荷顯熱與潛熱之和,在室溫為21℃和24℃時均為102Kcal。
(4)圍護結構傳導熱
Q4=K*F*(t1-t2) (Kcal/h)
K:轉護結構導熱系統普通混凝土為1.4—1.5
F:轉護結構面積
t1:機房內內溫度℃
t2:機房外的計算溫度℃在以后的計算中,t1- t2定為10℃計算。屋頂與地板根據修正系數0.4計算。
(5)新風熱負荷計算較為復雜,在此方案中,我們以空調本身的設備余量來平衡,不另外計算。
(6)其他熱負荷
? ? 除上述熱負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電烙鐵、吸塵器等也將成為熱負荷,由于這些設備功耗小,只粗略根據其輸入功率與熱功當量之積計算。
Q5=860*P
依據經驗采用“功率及面積法”計算機房熱負荷:
Qt=Q1+Q2
其中,Qt 總制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0.8)
Q2 環境熱負荷(=0.12~0.18kW/m2 ×機房面積)
根據目前機房內設備數量估算機房內負載約為30KW,所以室內設備熱負荷為:
Q1 =30*0.8=24KW
環境熱負荷為:
Q2=0.18kw/平方米×142平方米=25.56KW
則Qt=Q1+Q2=24+25.56=49.56KW
注:電池發熱量忽略不計。
此外,UPS的發熱量也非常小,也可忽略不計。